■於底村老宅子。 本馬爾地夫報記者 李志華 攝
  新聞到底
  新聞閃回
  《村子要拆遷 千年古槐關鍵字排名怎麼辦》
  於底村正在拆遷,村民趙志坤家院里有一棵千年古槐,希望能保留下來。村支部書記G2000、園林部門都表示,古槐會保留下來。
  除了磚頭烤肉瓦塊的廢墟,就是寫著“拆”字的民房。昨天,於底村已拆遷過半,不久的將來,這座古村將立起座座高樓,煥發新顏。在對寬敞新居的期待中,村民們也掛念著村裡的“老物件”——永安橋、虛雲禪林寺、雕梁畫棟的老宅院等。舊村改造,將怎樣保留這些歷史的根脈?
  探訪
  古餐飲設備鎮於底“重量級”文物真不少
  從石獲北路往北拐上植物園街,沒走多遠就到了於底村,路西寫有“古鎮於底”的大牌樓很是顯眼。與往日不同的是,如今的於底村,隨處可見磚頭瓦塊堆積的廢墟,要麼就是寫著大大“拆”字的民房,也不時能聽到機器的轟鳴。
  從牌樓下向西走,沿永安路走到村子西頭,就能看到永安橋。雖然這座橋長不足10米,高只有3米,橋洞高不足1米,看上去不起眼,但橋上的浮雕吸水獸氣勢雄偉,顯示著這座橋的與眾不同。永安橋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市區內唯一的古代石橋。永安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,已有約400年的歷史,本來橋面長20米,橋高7米,後來因為太平河淤塞,河道修成了今天的永安路,所以石橋大部分被埋在地下。永安橋不遠處就是虛雲禪林寺,這也是於底村“重量級”的文物。村民介紹,數十年前曾從寺內挖出一尊無頭石佛,佛背上刻的字顯示,該寺始建於五代後周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。因寺廟應是在村落髮展較大之後修建的,所以據此推算於底村的歷史也在一千年以上。
  除了永安橋、虛雲禪林寺,於底村還有一些雖在文物普查之列,但不是任何級別的文物,比如李金海家宅。李金海的小院里,陳設和木雕保存完好,房檐下所有的木雕裝飾,木格雕花的正門、窗戶都是原裝的,只是重新粉刷過。窗戶上雕刻著鹿銜靈芝、三羊開泰、花卉盆景、貓偷葡萄等圖案,精美絕倫。
  聲音
  村民:希望留下這些“老物件”
  文物愛好者張宏偉,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關註於底村的文物。他曾組織過拯救市區文物的簽名活動,四處宣傳文物保護的觀念,於底村就是簽名活動的地點之一。“在石家莊市區、鹿泉、井陘這一帶,像於底這樣擁有這麼多文物古跡的村子,太少見、太珍貴了。”所以,今年11月6日李金海老宅屋頂上的6尊龍首被盜後,張宏偉和幾位文物愛好者及幾位於底村民,發起成立了一個於底文物保護小組,希望為保護於底的文物做些事情。
  記者在於底村採訪時,不少村民表達了他們對村裡這些“老物件”的感情。“從小就在永安橋上玩兒,現在要搬走了,很捨不得。”村民趙大爺說,於底的文物古跡是祖輩留下來的,村民們引以為榮,希望這些“老物件”都能保留下去。村民謝志剛的想法似乎更具體,他建議村裡建一條文化古街,把老房子都保留下來。“我是守著這些老建築長大的,對村裡的一磚一瓦都有感情!”
  於底村的千年古槐,就在村民趙志坤家。古槐能保留,他很欣慰,他希望村裡其他“老物件”也都能留下來。“村子改造,拆了平房蓋樓房,俺們的生活條件會更好,大家都支持。希望那些‘老物件’也能像俺家這棵大槐樹一樣留下來,讓子子孫孫都能看見!”
  於底村正在拆遷,“老物件”是去是留,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。作為文物愛好者,張宏偉更希望所有古跡都能原址保護,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古老建築的特色,展示其魅力,還能延續於底的人文之脈。
  村支書:保留永安橋、虛雲禪林
  昨天,新華區文廣新局的工作人員表示,於底村的永安橋將會得到保留和修繕。來自省、市古建隊的專家正在考察、研究,多次現場勘查後,會制定具體的修繕方案。於底村黨委書記陳生彥也稱,永安橋和虛雲禪林寺肯定會保留,並且會在周邊修建廣場,保留其完整風貌。
  至於其他古跡,新華區文廣新局的工作人員表示,專家們也在研究論證,綜合考慮後,會制定相關方案。
  專家:建議修建公園、文化博物館
  石家莊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慄永表示,於底村的古文化遺址較多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。在石家莊的農耕文化發展中,於底村留住了歷史的印記。歷史上,滹沱河是省會的母親河,位於滹沱河畔的於底村無論是經濟發展,還是文化發展都很迅猛,為石家莊的崛起起到了支撐作用。村莊中的古文化遺址,正是歷史發展的見證。
  舊村改造將使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得到提升,是經濟發展的必然,也是大勢所趨,但在改造中如何保護“老物件”,是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。如何將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城市的發展相結合,著實考驗著人們的文化智慧。慄永認為,面對城市的“老物件”,不應一拆了之,那樣整個城市就失去了記憶,缺少了文化的根。
  那麼,如何在城市建設和保存古跡二者中找到契合點?慄永認為,依據文物古跡修建公園、建設文化博物館等都是可借鑒的方法。
  古村於底
  於底村位於市區西北部,西鄰康莊,西北鄰岳村,東北鄰大馬村,東南鄰大郭村。關於村名來歷有兩種說法:一說太平河流至此地分為兩股向東和東南方漫散,中間淤積成一條土堤,形似魚,所以取名“魚堤”,另一說因在淤積地建村,取名“淤堤”,後諧音演變成“於堤”和“於底”。明嘉靖萬曆年前,“於堤”和“於底”兩個名稱交替使用,至清代只用“於底”一名。 於底村原屬獲鹿縣,1955年劃入市郊,至1989年以前一直是鄉政府駐地。於底歷史上為區域經濟文化中心,時至今日,村中仍有古橋、寺廟、老樹、老宅、大集。
  □本報記者 苗靜   (原標題:於底村改造會有七十二變永安橋、虛雲禪林將保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mryihjb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